南航打造飞机健康监控系统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2年,南航全面升级原飞机远程诊断系统,推出集飞机健康监控、飞机智能诊断分析、飞机全生命周期管控、飞机译码分析、工程数据标签字典为一体的数智化监控平台,是世界上唯一一套能够兼容国产、空客、波音飞机的健康监控系统,填补了中国民航飞机该领域空白。截至5月底,南航天瞳系统全面升级推出已满两周年。

  一、安全护航 从预防性向预见性维修转变

  打造飞机健康监控系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南航响应国家战略、发挥国资央企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三个作用”,全力确保“两个绝对安全”的生动实践。

  为了高效准确进行维修、保障飞行安全正常,南航提出“治未病”维修理念,从传统预防性维修向预见性维修转变。预防性维修相对保守,主要基于飞机设备的使用时间和预计使用寿命来推算定期维护和检修策略。而有了天瞳系统,就可向预见性维修模式转变,飞机还在空中翱翔时,地面就可从系统获知飞机故障或异常信息,提前做好相关准备。甚至在飞机还没出现异常信息时,可从系统获知飞机性能变化趋势,提前预测故障,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目前,天瞳系统可实时监控飞机状态,高效准确进行维修,保障飞行安全正常。系统具备灵活获取民航飞机位置信息的功能,能够根据飞机的实际飞行情况,如航线、地理空间、关键系统等,由地面系统发送上行触发指令,主动更改飞机位置报送的时间间隔,以便紧密跟踪飞行状态,及时跟进飞机情况。去年,天瞳系统发布故障预警通知超700次,关键系统引起的航班不正常数量相较于2019年下降53%,南航全机队放行可靠度为99.92%,连续五年排名三大航第一。同时,南航各机队放行可靠度均在世界前十大规模机队中排名第一。

  南航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发展天瞳系统,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基于南航超700架飞机的飞行大数据及机队维护经验,年均解析飞机传感数据达9000万条。南航不断完善飞机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监控标准体系,推广南航飞机健康监控,为国产大飞机自主研发同类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指导。

  二、突破封锁 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自主之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外飞机制造商已开始飞机健康监控的研究,也建成了可商用的监控管理平台,但服务费动辄以每小时上千美元来计算,且仅出售使用权。要想打破技术壁垒,必须进行自主创新。航空公司自主开发的过程面临不少困难,其中最主要的是关键技术封锁,厂家不对外公开飞机数据规范及系统警告产生逻辑。

  从0到1、从无到有,南航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技术,由“央企楷模”刘宇辉带头,机务团队历经举步维艰的研发初期,“啃”英文原始材料、翻译手册内容、解读核心代码……中国第一个飞机健康监控系统得以在南航诞生。

  系统刚面世,就成为飞机“隔空诊脉”的首创“中国方案”,拿下了南航第一项发明专利,获得中国民航科技进步二等奖,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历史,把中国人自己研发的飞机健康监控系统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每年至少为南航节省了数千万人民币的技术服务费。迄今为止,系统已拥有10余个国家专利和近50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突破了空客、波音等原厂技术垄断,填补了中国民航飞机健康监控领域的空白。从国产自主研发,到20多年来不断创新、迭代升级,南航天瞳系统彰显了精益求精、自主创新的精神理念。

  近年来,南航天瞳系统以其先进的安全理念和技术水平,在飞机健康监控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次斩获国家级、行业级重要赛果,不断扩大影响力。同时多次参加中国国际航天博览会、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等知名展会,闪耀亮相。

  未来,南航集团将持续深入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耕飞机健康监控,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发挥“天瞳”领军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贡献民航力量。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