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下简称“两会”)于2023年9月16日至19日在南宁举行。9月13日至19日期间,南宁机场共保障运输起降2151架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102.67%;完成旅客吞吐量25.92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90.99%。接待重要贵宾4400余人,超出2019年同期1500余人。此次“两会”保障是历年来南宁机场保障重要宾客人数最多、同时间段保障专机最多、夜间保障专机时刻最晚的一年。南宁机场采取多项措施,圆满完成本次“两会”保障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两会”航空运输保障方案及多个分方案,成立“两会”航空运输保障指挥部,召开南宁机场“两会”航空运输保障动员会,对“两会”保障工作进行动员和布置。通过多种形式会议反复强调,要求各单位深刻认识此次“两会”保障的重要意义,结合以往保障经验,根据本次“两会”等级保障任务多、专机保障间隔时间短、天气复杂多变等特点,制定“两会”任务清单,实行挂图作战,有序推进各项保障工作。
二是积极做好沟通对接。为确保“两会”和民航论坛各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南宁机场积极与自治区、南宁市、“两会”组委会等各单位、各部门对接,对迎送场地、迎送规模、酒店住宿、氛围营造等方面工作要求进行了沟通和明确,提前为“两会”迎送组准备现场工作办公场所,在贵宾区域设置“两会”现场接待台,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信息沟通及时。
三是持续强化安全工作。全要素开展培训。开展安检查验业务、网络安全、保密等安全专项培训,共计30个岗位2000余人参加培训。全流程开展演练。开展车载X光机演练、航空器客舱行李架灭火救援演练、特种车辆应急处置演练,离港系统故障、手工平衡图应急处置等各类演练,做到技能“大练兵”全员覆盖,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方位开展检查。广西机场管理集团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南宁机场检查“两会”航空运输保障准备情况,机场层面全方位开展综合性检查,涵盖运行安全、设备设施、服务质量、氛围营造等多个方面,开展机场级检查30余次,发现安全问题20余项、服务问题10余项,均落实整改。严格落实值班值守。“两会”期间,取消全员休假,实行双岗制。做好重要保障备份人员排班。
四是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推出特色服务。持续开展“‘夕’心‘邕’护”老年人关爱服务、“‘邕’情加速”晚到旅客畅行服务、“空港小飞侠”“红马甲护航出行”“七色花·向阳花”特殊旅客服务等特色服务,V3区推出标地会展中心造型绿豆糕、概念书屋推出越南咖啡并打造东盟特色书籍专栏,头等舱休息室增加斑斓糕、黄金糕等特色美食,服务形式更加多元化、精细化。调整优化贵宾服务区域。V2区专用于接待“两会”宾客,将商务旅客分流至头等舱和概念书屋,成立V2区停车场引领小组,合理分流“两会”宾客与商务旅客。持续做好中转服务。挑选中转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经邕飞”品牌专员在国内中转厅和国际中转厅提供优质、高效的中转值机保障服务和增值服务,“两会”期间中转人数共517人次,行李121件。
五是突出做好氛围营造。绿化美化机场环境。更换出发口“南宁欢迎您”主题景观绿植,新增到达口和国内安检通道旁“和合共生建家园·命运与共向未来”主题绿植景观,更换航站楼内各玻璃钢座椅、组合花盆枯萎绿植,布置集团公司“桂飞飞”形象特色主题美陈,对航站楼玻璃幕墙、楼内立柱、廊桥地毯等进行全面清洁。举办第二届机场“东盟市集”主题展销活动。25家单位参展,展商数量较上一届增加两倍,持续开展“民航+旅游”“民航+文化”展示,深化“七色花”服务品牌内涵,突出“文化窗口”作用,活动当天官方视频号直播“云逛展”,在线送出免费机票、飞机模型、文创纪念品,直播观看累计突破1.5万人次,收获点赞10.6万次。投放“两会”主题标语宣传。在航站楼内各区域电子屏幕投放“两会”海报与标语,以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20年为主题打造“山海相连”美陈布景,积极推送“两会”相关内容,全方位营造盛会氛围,展现东盟各国特色和广西民族特色。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