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空管局三项科研项目荣获民航科学技术奖

  5月20日,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发布了2019年度民航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民航空管系统荣获五项荣誉,中南空管局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囊括其中三项,科技研发能力得到充分认可:“空中交通尾流间隔的缩减方法与技术”项目获一等奖,“多跑道机场及终端区进场效率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进近(终端)管制区空域规划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均获二等奖。三个获奖项目紧密结合运行需求,已在中南空管局运行一线产生实际的运行效益。

  “空中交通尾流间隔的缩减方法与技术”项目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方案”在国内首次实践运用,中南空管局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让“中南经验”为我国航空器尾流重新分类研究实验运行保驾护航。项目提出的RECAT-CN分类方法与间隔标准获民航局批复,并于2020年在全国12个主要机场投入实验运行。实验运行前后的航班尾流间隔平均缩减率达20%,日常运行保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多跑道机场及终端区进场效率提升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将空管指挥由“人脑”过渡到“电脑”,其自研系统AMAN已在广州、珠海、长沙等繁忙区域部署应用。系统在多跑道灵活分配及排序、多场景动态进场程序规划、相邻管制单位协同指挥、动态五边间隔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设计,为旅客出行及民航安全高效运行带来显著成效。据第三方评估,2019 年AMAN在广州进近投入试运行后,进场平均延误缩减30.61%,地面滑入时间平均减少2.86 分钟。

  “进近(终端)管制区空域规划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针对进近(终端)管制区结构和运行特性,在国内首次分析凝练了38个可采集、可度量评价指标,采用主客观赋权方法提出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估流程,实现了对进近(终端)管制区空域规划和运行的多角度、多水平品质表征,有力支持我国航行技术规范国际化进程。目前,项目成果已在广州终端和武汉进近管制区推广应用,实际指导了空域规划与运行优化工作,并产生出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南空管局持续构建以空管运行发展为导向、满足运行需求为目标、研究与应用深度融合的空管科技创新体系,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正成为推动中南空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为中南空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强大动能。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