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监管局空防处 李英喆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爆发蔓延;澳洲火山持续五个多月,数十亿只动物被杀,一些稀有物种绝迹。一系列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作为地球村的一份子,我们不禁要问,地球这是怎么了?他病了么?面对这一系列灾难我们又该联想到什么呢?
是“敬畏”——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而对于我们民航人而言“敬畏”则具体体现在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上。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驾驶舱右风挡爆裂脱落、座舱释压,机组在险情面前,沉着冷静、正确处置,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创造了中国民航史上的奇迹,也在世界民航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更完美诠释了“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深刻内涵。
4月14日召开的“4月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冯正霖局长提出:民航人都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为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民航在打赢打胜疫情防控的总体战、阻击战中始终处于前沿阵地。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民航人决不能松劲儿、忙中出乱,要将“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作为民航作风建设的内核,增强“三个敬畏”意识,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
一、明确价值追求
敬畏生命体现了民航业的价值追求,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民航业内在要求的高度统一。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里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在民航,我们每天运行着成千上万架次客运货运航班,我们的乘客有父亲、母亲、孩子,有平民老百姓也有身家万亿的富豪,还有一大部分“不会说话的朋友”,只有对生命存有敬畏,才能确保他们乘坐于万米高空的飞机,生命无忧,只有对生命存有敬畏,我们才能做到“一个航班一个航班地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
二、强化内在约束
敬畏规章体现了民航业的运行规律,是安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统一。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火车之所以能够奔驰千里,是因为它始终离不开两条铁轨;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情系着手中的线;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生命力来自于严格的校纪校规。敬畏规章,才会有公平正义。敬畏规章,其实就是敬畏我们人类自己。遵规守纪是我们应尽的本份。就民航而言,每一个行业工种,每一位从业人员,都面临着几本甚至几十本的规则章程需要了解,学习,掌握。为的是在每一次的工作中把错误、危险、隐患降至最低。大大小小几百部行业规章,涵盖了民航业内所有涉及到运行安全的方方面面内容,只有将这些规则章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做到周总理为民航题词中所讲到的“保证安全第一”,只有对这些规则章程心存敬畏,才能把自己所涉及的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精益求精。
三、严格规范管理
敬畏职责体现了民航人的职业操守,是岗位责任和专业能力的高度统一。敬畏职责,践行于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践行于人民教师的教书育人,践行于军人的保家卫国,践行于快递小哥的骑行奔忙……作为一名民航民航监察员,我的岗位有这样的定义:在《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管理规定》中,是指按照本规定取得监察员资格的民航各级行政机关的执法岗位工作人员和受中国民用航空局委托从事民航行政执法工作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组织的编制内工作人员。在《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管理规定》中,监察员职责主要包括依照法律法规制止违法行为,按职责分工开展事故、征候、一般事件的调查;约见或者询问有关单位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对违法行为进行检查、处理;依法实施行政强制;向所在单位提出建议。显而易见,“坚守民航安全”,这就是一名监察员的职责。
“心存敬畏行之高远”这是曾国藩的敬畏观,意思是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走得长远。曾国藩认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生命、规章、职责”给新踏入民航工作的我立明了方向,同时让我在工作迷惘之时、懈怠之际,重新找到动力和方向。“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我们民航人将年年月月把轮轮重复的工作做细、做实就是不平凡,将钉钉子精神运用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就是对“三个敬畏”最好的诠释。将“三个敬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生命、规章、职责保有一颗敬畏之心,才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中走出一条不平凡的人生大道。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