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三个敬畏”的理解

  南航股份机务工程部   杜海阔 

  2020年4月,民航局冯正霖局长在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作重要讲话,提倡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

  关于“敬畏”的内涵,我们的古人在2千多年前就已经作出了诠释。春秋末期的老子曾云:“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意思就是人们都担心的事情要有所警惕。因此,一个人只有心存敬畏,才会三思后行,行有所循,行有所止。心存敬畏,敬是尊敬,畏是谨慎、不懈怠。敬畏不是惧怕,而是一种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心存敬畏的人,自然常怀警示之心,不会放任自己,经常自警自省,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敬畏生命。对生命拥有敬畏之心,是对自己、对他人甚至是对社会的高度负责。刘传健机组在万米高空飞机突发险情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使飞机平安落地,创造了人间奇迹,离不开机组人员常怀“敬畏生命”之心。正如电影台词“请相信我们,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有信心,有能力保证您的安全”。言简意赅,但有底气说出这句话之前,必定经过了日复一日艰苦的训练。正是对生命充满敬畏,深知在飞机上要保证乘客的安全,在平时训练中决不能马虎。特别是机长,机长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他身上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他更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在风挡玻璃破裂后,机舱内低压、低温、缺氧的极端环境下,机长在34分钟的时间里做到了36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最终挽救了全机人员的生命,不言而喻的表现出他的专业性,他过硬的身体素质,更表现出他对生命的高度敬畏。不难想象,如此险情之下、紧要关头,每一次操作都容不得半点犹豫和马虎,更不容许有丝毫的失误。每一次选择面前,死神都只给一次机会,刘机长凭借日常扎实训练中锤炼的精湛技艺,保障了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畏生命”的深刻内涵。

  敬畏规章。一个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需要规章制度的支撑,依靠规章制度管理把“规矩”挺在前面。2019年,南航公司提出“一切行为形成制度、一切制度纳入手册、一切手册落实到行动”,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每一项业务都有规范的程序,每一步操作都有清晰的指导,每一条经验都能有效的固化,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可靠、可行、有力的规章、制度、手册文件的支持。南航公司对手册工作的要求是“写你要做的,做你所写的,查你做过的”。我们根据新情况、新形势、新要求不断修订完善规章、手册,确保合规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确保易懂、可用、好用。手册规章,既要编写正确又要执行正确。敬畏规章,通过深化作风建设,把规章外在的强制要求转化为员工内在的自我约束,真正做到按章操作、按手册运行,真正做到规章执行令行禁止。严肃惩戒违章和失信行为,对触犯规章底线、诚信红线的行为严肃惩戒。

  敬畏职责。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岗位职责,如何履行岗位职责,践行职业操守需要安全文化的烘托和熏陶。安全文化可以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行为和操守,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深厚支撑。要实现持续安全,打造世界一流的安全品质,必须要有深厚的安全文化支撑。公司在《阳光南航公约》中提出“快乐工作、安全幸福”的安全文化理念,着力推动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通过建设手册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塑造忠诚担当、忠于职守的政治品格和职业操守。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优秀班组创建等工作,弘扬正能量,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积极倡导践行诚信文化,弘扬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局方提出的“三个敬畏”,是基于对安全规律的深刻认识、对安全管理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和对公司安全形势的准确研判,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既是提要求,又是教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这是对现行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提升,将现有的管理措施、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三个敬畏”更是践行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深化改革、聚焦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是推进安全治理体系和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抓好南航机务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目标和抓手。

  当前,南航机队规模越来越大,安全工作点多面广,管理的难度和风险越来越大。大机队的安全管控必须依靠体系管控和体系支撑,加快提升系统安全管控能力迫在眉睫。南航机务人将以“三个敬畏”为内核,进一步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可控性,着力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总结、持续改进、实现提升,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机务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推动机务系统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企业托底护航。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