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规章要防止“破窗效应”

  湖南监管局 胡临春

  自2010年以来,中国民航连续飞行116个月,8000多万飞行小时,值得总结的经验很多,而规章管理居功至伟。规章管理契合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实现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带来了安全绩效的极大提升。当前,威胁航空安全的主要问题不是无章可循,而是有章不循,甚至习惯性违章。相关资料表明,在直接从事生产工作的基层单位中80%以上的事故时由违章引起的,且绝大多数与习惯性违章行为有关。

  一、违章行为的“破窗效应”

  为什么明知违章还会一犯再犯呢?比如中国式过马路,明知是红灯还要过,多少事故的教训也不能唤醒民众的安全意识?这种现象的背后有比较复杂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有一类重要的心理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犯罪心理学的一个理论,它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一幢房子,如果打坏了一扇玻璃窗户没有被及时修好,将会有更多的玻璃窗户被打坏;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及时清洗,很快墙上就会增加更多乱七八糟的涂鸦;一条人行道如果有些许纸屑没被及时清理,不久后就会成为一个堆放垃圾的场所。

  安全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从软件、硬件、环境、管理都方面一般都会设置多重防护体系,特别是通过建立各类规章制度,扎紧笼子,巩固了防护机制。但是当规章得不到敬畏,违规违章得不到及时处理,甚至熟视无睹时,“破窗效应”就会发生,安全防护体系逐步变得千疮百孔,防线被各个击破,安全的大厦最后轰然倒塌。当泰坦尼克号起航时,船舱设计存在缺陷,钢板脆弱,航速过快,救生艇不足,违章情况一个接一个,一扇又一扇窗户被打破,此时悲剧的种子就已经种下了,结果是号称“永不沉没”的梦幻游轮在处女航上就撞上了冰山,酿成了当时最严重最悲惨的海难事故。

  二、“破窗效应”的形成机制

  充分认识“破窗效应”的形成机制和带来的危害对我们改进航空安全管理有着非常的意义。一般来说,“破窗效应”形成可以分成以下5个阶段:第一阶段,岗位员工开始出现一些小的违规行为,管理者没有及时出面制止;第二个阶段,当其他员工或下属发现管理者没有制止,认为此类事件不用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开始效仿类似的行为,并且把这种错误行为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第三个阶段,一段时间后,员工对一些违规行为习以为常,并开始滋生法不责众的思想,整个部门或公司的执行能力下降,某方面的管理开始出现无序;第四个阶段,当微小错误积累到一定时候,必然产生大的管理问题,管理者意识到事态严重;第五个阶段,当管理者开始出手制止时,发现很多细小的错误已经常态化、习惯化,积重难返,造成管理失效,安全防护机制失灵。航空事故发生大都遵循这样的轨迹。2002年7月1日,一架客机和一架货机在德国南部上空迎面相撞。事故调查发现当时指挥空中交通的苏黎世管制中心只有一名管制员当班,同事都休息喝咖啡去了。一名管制员应付过多的工作,对两机飞行冲突发现不及时,导致悲剧发生。显然,在当时的苏黎世管制中心,一名管制员当班情况绝非偶然。对这种违章行为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破窗效应”业已形成,直到事故发生才让人如梦方醒。

  三、“破窗效应”的防范措施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敬畏规章,有章必循,违章必究,防止“破窗效应”对于保障航空安全非常重要。如何避免“破窗效应”,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文化建设,遏制“破窗”冲动。规章管理优于经验管理、个人管理,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敬畏规章,尊崇规章,把规章视为带电的高压线,任何人不得有超越规章的特权。当大家都牢固树立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的理念,养成自觉遵守、执行规章制度的习惯,就不会有人尝试去打破窗户。

  其次,加强制度建设,避免“破窗”发生。规章体系要健全,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确保规章大厦自身没有漏洞,没有“破窗”,能够有效引导人们朝着改进安全绩效的方向努力。目前,我国民航规章体系确实也还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对通航,部分规章还没有与运输航空区别管理,客观上造成了通航运行复杂,成本提升。一些通航出于自身利益,违规违章现象屡禁不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建设,补强立法队伍,完善立法机制,广泛收集意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启动规章立改废工作,弥补规章体系存在的“破窗”。

  第三,加强规章宣传,明确“破窗”行为。在日常检查中,我们发现基层员工的违章行为,部分是由于对规章不熟悉不了解造成的。部分员工凭经验,评习惯办事,违反了规章制度而不自知。民航开展的“四到班组”建设,第一条就是安全教育到班组。必须确保政令畅通,通过安全教育,把规章要求层层传导,让每一位员工熟悉掌握岗位职责方面的规章要求,牢固树立遵守规章的“底线”思维和安全诚信的“红线”意识,提高守规矩的自觉,对“破窗”行为有清晰的判断,从而能有意识的抵制“破窗”行为。

  第四,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破窗”。上医至未病,安全管理重在防微杜渐,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企业法定自查等制度,都是为了有助于民航企事业单位形成一套自我监督、发现问题的机制。目前,一些单位还没有充分领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法定自查等工作的精髓,忙于编手册、搞认证,之后束之高阁,发现、处理问题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甚至有的对问题讳莫如深,捂着盖着。这方面,我们亟待建立积极的安全文化,实施无惩罚的报告制度,鼓励基层员工及时发现、发现身边的“破窗”现象,为防范“破窗效应”赢得时间。

  第五,加大惩戒力度,警示“破窗”现象。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把规章建设为带电的高压线,对违章行为露头就打,认真查处和严肃问责破坏规章的行为。坚持“规章面前人人平等,执行规章没有例外”,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规章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破窗”者受惩处而收手,使身边人受警示而不敢追随,从而使违章行为得到及时纠正,“破窗”行为不致泛滥成灾。


附件: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155号(100710)